关于A股交易的一点个人思考与实践
时节虽已入冬,但热情却不减夏季,此情此景非A股证券交易莫属。行情从7月演绎至今,仅上证指数就已升水30%有余,最近的一周更是疯狂到极致,似乎有种07年再现的幻觉。回首07,那一年,我们都还懵懂,正被星哥启蒙入市(星哥曾跟我说把财大图书馆2楼的书全看完了,我表示佩服)。往事回首历历在目。
人常说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指数常变,人性依然。能持续盈利的始终是那几个账户,而还在缴学费的也还是那一片性格。都说投资实在投人,这话不无道理。且看阳光一哥任松泽执掌的“中邮战略新兴产业”于2013年取得第一名收益80%,2014年至今又收益79%,依然位居第一名。
私募界更是神话遍出,总舵主泽熙每年翻倍的收益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。作为常人,很顺其自然的想法是寻找大哥们的蛛丝马迹,就算吃不到肉,能喝一碗汤也不赖。
写个爬虫上网,准备开工(以下所有原始数据全部抓取自新浪网、腾讯网以及东方财富网,投资有风险,参考请谨慎)。以2014年为例,中报显示东方锆业等9只票(下图)可见泽熙身影,其中宁波联合及特尔佳更被单基重仓。
但即便在获得中报的8月立即跟随入仓,可以发现喝汤的机会其实并不多,{8,9,10}三月整体平均收益几乎为零(这里收益计算并未复权,明显明牌珠宝、黔源电力、青松股份分别于7月、5月、9月除权,复权后收益将接近0轴,计算从略,请自行验证,后同不述)
由于二季报通常到七八月才公布,而泽熙有可能在4.01 ~ 6.30之间任何时间段进驻,并且利用中小投资者获得中报的时间差提前出逃。事实上,如上所见个股在中报之前{4,5,6,7}大多已有较高的收益表现,或许泽熙借中报利好早已出逃也并不稀奇。可见,一般投资者想要靠追踪泽熙这类私募来获利基本不会有太大胜算,了解泽熙的人或许知道,徐翔大招“一字断头刀“力不虚发,中招者不死也难免残废。
比之公募,私募通常有更强的嗜血本性,手段凶狠,操作灵活,据说行业内真正优秀的人大多往私募靠拢,这正是私募收益高且难觅踪迹的原因之一。公募管理者由于大多上班撞钟的本质(如果你去查阅公基定期报告,会发现大量公募互相抄袭追随持仓,这恐怕也是大多公募落于庸庸碌碌业绩的根本原因。此不详述,欢迎探讨),公募似乎更希望市场四平八稳,每天最好是”无惊无险,又到三点,下班!”(夸张说法,请勿对号入座)。但即便如此,公募背后仍然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及信息优势支撑。话分两头说,公募也不乏像任松泽类年轻有为的管理者,包括听说有个我校前辈学长管理的某基金业绩也相当不错。也正因如此,追踪公募可能具备更大的潜在机会价值。再者,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,私人股东同样可能掌握着大量有价信息。理论上讲,所有的不对称有价信息最终都将映射到交易上。
继续放虫,这次扒三季报。可以看到增持最强烈的前10股中,海亮股份、洪磊股份、上海莱士已经停牌,信息不对称交易已经有所体现。虽然增持最直接原因是中期分红扩股,如果对比户均持股量,就会发现大股东全部都在,而小股东/散户发生了撤离。很明显,这里面是有文章的。有基于此,本人有幸11月23日周末发现了内蒙君正,更凑巧的是该股恰好处在爆发前夜。关于基本面研究,此处略去一万字,该股最有效的刺激因素便是预期收购华泰保险股权,本周五已完成收购,下周是否会继续打板,拭目以待。
下图重新模拟君正近半年走势,7月初期出现巨量资金流入(下半图),随后一直追随大盘(上半图红线)波动,资金流入不急不躁,且每一次下探到位后出现增量资金托盘,直到上周爆发前夜。
关于资金流入/流出,此处算法仅关注直接引起股价变动的增量资金,正因如此,参与封住涨停的资金将不被看做流入。从经验上看,这么处理大体上是可以的,但有瑕疵,有待进一步完善。